责任编辑:牛乐耕
李 拯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各种指标显示,中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宏观面看,经济增速企稳回升是显著特征。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四季度高1.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市场销售较快恢复;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8%,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个个回升的数据,一条条反弹的曲线,表明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一季度良好开局,表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既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更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提供强大信心底气。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经济强劲复苏为全球注入动力”。
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季度经济运行又一鲜明特色。中国经济不仅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更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不仅继续扩大规模,更注重提升质量效益。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这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1.5%、51.3%,增速之高、成长之快,表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态势持续,新动能继续壮大。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2.5%、53.2%,表明我国工业绿色化转型态势持续。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推动中国经济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分析一季度经济数据,一些关键经济指标呈现出逐月、逐季的边际改善,说明良好开局具有可持续性、经济恢复具有趋势性。比如,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比1至2月份加快7.1个百分点,表明消费逐步回升和改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会有明显提升;3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5%,相比于1至2月份明显改善,充分体现了我国外贸的强大韧性;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增速比1至2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恢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逐步增强。关键经济指标逐季向好、不断改善,表明中国经济能够把一季度向好势态延续,实现总体回升和整体好转。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应当清醒认识到,当前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世界经济增长趋缓态势明显,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需求不足的制约依然明显,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回升基础还需要巩固。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有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优势,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下阶段,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安排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大力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中国制造在各方面都发展非常迅速,还有中国市场也很有活力”“看好中国经济,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中国将在经济上引领全球,我们正在寻求长期合作伙伴”……广交会上万商云集,“看好中国经济”凝聚广泛共识。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风雨无阻向前行、坚定信心加油干,定能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劈波斩浪、恢复向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责任编辑:牛乐耕
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要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还要注意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使每一次调查研究的过程都成为推动问题解决、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详细]
当前,在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关头,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要义,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法治实践、推动法治[详细]
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民营企业家要增强家国情怀,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营企业要在企业内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构建全体员工利益共同体,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员工。民营[详细]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展望未来,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我们就能把握制度优势带来的机遇,为中[详细]